|
“食品級“化妝品真的能吃嗎?“杜絕防腐劑 ”、“0添加就是好”,現在凡是帶有“有機”“純天然”字樣的東西,不管是食物還是護膚品,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圖片 過去,為了凸顯化妝品與護膚品的有機、綠色、健康,商家往往喜歡使用“純植物”“純天然”等字眼。如今,隨著這些詞匯被《廣告法》明令禁止,一些商家轉而祭出了“食品級”“可食用”的大旗,極力暗示消費者——產品既然都可以吃進嘴里,用在身上更沒問題。 “可以吃的鮮花果凍口紅”、“添加食品成分的兒童寶寶防曬霜”等宣傳充斥市場,很多消費者都愿意為所謂的“食品級”化妝品買單。 “食品級”化妝品是真科學,還是偽概念? 化妝品作為一種化工產品,與食品屬于不同行業,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及產品指標要求、禁限用要求,所執行的規范、檢驗標準均不一樣。食品就是食品,化妝品就是化妝品,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依據現有的標準以及規范來說,并不存在“可食用”級化妝品這個概念!笆称芳墶被瘖y品不過是商家為了進行產品包裝宣傳,吸引消費者購買而創造的市場營銷概念,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概念,目的大都是為了抬高價格、增加銷量。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廣告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此外,《廣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明確規定,商品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笆称芳墶被瘖y品屬于典型的虛假廣告,是違法的。 “食品級”原料更安全嗎? 食品經口攝入,化妝品則應用于人體表面。在人們的傳統意識中,相對于“化妝品級”原料,“食品級”原料肯定更安全、更有效。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瘖y品、食品對原料的安全性側重點不同,“化妝品主要是考慮體表涂抹是否會引起皮膚過敏等反應,食品則要考慮腸胃吸收、排泄等代謝問題”。 和食品相比,一些化妝品原料對純度要求更高,因為雜質過多會導致化妝品配方體系崩塌,而且化妝品配方復雜,一個配方可能有多達幾十種成分,這就要求每種成分的活性物質純度更高、雜質更少,否則容易相互影響,達不到預期效果。 以維生素C(抗壞血酸)為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砷(As)≦3mg/kg,鉛(Pb)≦2mg/kg。而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中,明確規定鉛、砷都是禁用組分,不允許添加到化妝品中。由此可見,“食品級”原料的安全性不一定比“化妝品級”原料高。吃起來安全的,抹在臉上不一定安全。 直接用食品原料護膚安全嗎? 受化學成分有害論影響,有人會直接使用食品來護膚,比如用水果、牛奶、酸奶、蜂蜜等自制面膜,認為這樣既經濟又天然,且對皮膚有益。 首先,牛奶、蜂蜜等食品都是常見的過敏原,與皮膚直接接觸,很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有些果蔬(芒果、蘆薈、無花果、柑橘、菠蘿等)中含有光敏性物質,使用后如果缺乏防護,經過紫外線照射后,容易導致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膚局部紅腫、起疹,并伴有瘙癢、燒灼或刺痛感等癥狀。 其次,自制面膜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家里常見的蔬果、雞蛋(蛋清)等含有大量的細菌,敷在有傷口的皮膚,可能造成感染和發炎。 此外,有些水果的酸性較強,可能會使肌膚不耐受,破壞皮膚屏障。以檸檬為例,鮮榨檸檬汁可以直接飲用,但要是直接敷在臉上不僅不能美白,高濃度的有機酸還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導致瘙癢和紅腫。 化妝品使用檸檬中的有效成分,必須通過專門的手段進行提取,對濃度和刺激度進行調節。 能用的不一定能吃,能吃的也不一定能用;吃起來安全的,抹在臉上不一定安全。商家應當規范宣傳,消費者也要科學、理性地使用化妝品。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