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化妝品重點監測18類產品 化妝品質量安全不容忽視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共涵蓋18類化妝品,且計劃采集樣品約1100批次,這表明,下半年國家藥監局對化妝品的風險監測范圍全面擴大,既按品類來分,包括護膚、彩妝、洗護、口腔等主要品類,也涵蓋了保濕、美白等主流功效。其中,兒童化妝品類、育發類(促進毛發生長類)作為上半年重點專項監測類目,下半年依然在監管之列。 另外,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下半年風險監測采樣渠道同時兼顧線上和線下的化妝品主要銷售渠道,重點對化妝品專賣店、集中交易市場、美容美發機構以及經營化妝品的電子商務平臺等進行采樣。 01. 深陷虛假宣傳危機,前幾天農夫山泉市值暴跌,雅詩蘭黛應相關產品無法提供功效依據,構成虛假宣傳,罰款40萬。歐蘭雅雖然是排污超標被罰19萬元,但也讓行業內一驚。 國家的錢自己印的,人民幣由政府背書,這么小的罰款也只是警示作用,國家在釋放信號,以后不準這么干,還干違規者將會嚴懲。 絲芙蘭(上海)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絲芙蘭上!保┮惨蛱摷傩麄、無法提供功效依據、虛構網紅親測等違法行為,先后兩次收到兩筆合計80萬元的罰單。7月2號,香奈兒也被查,又是一個40萬。 國家的錢自己印的,人民幣由政府背書,這么小的罰款也只是警示作用,國家在釋放信號,以后不準這么干,還干違規者將會嚴懲。 不少聲音說幾十萬對于國際大牌來說,不痛不癢,但從行業性質來說市場環境要變天了,很多人不懂現在化妝品暗潮洶涌的環境,你可能不知道目前最嚴的法規在中國,出口歐美國家的化妝品都沒有國內審批嚴格,在中國可能有錯誤的決策,但沒有執行不了的,新規亦是這樣。 歐萊雅,國際大品牌虛假廣告宣傳被罰的海了去了,20萬的處罰很常見,一個星期內接連被處罰就能說明一些問題了,政策要搞事情,大家要注意了,不要亂來。 02.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項目要求 1、選擇要宣稱的功效; 2、根據功效查看目前所需的費用和時間(出報告時間目前只是預估,有可能增加); 3、序號1-6功效必須在有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4、普通保濕可在彭氏研發實驗室做實驗室實驗; 5、以下只是測試時間和測試費用,不包括樣品費用,也不代表測試一定能通過,需要研發中心研究功效原理。 6、能夠通過視覺、嗅覺等感官直接識別的(如清潔、卸妝、美容修飾、芳香、爽身、染發、燙發、發色護理、脫毛、除臭和輔助剃須剃毛等),或者通過簡單物理遮蓋、附著、摩擦等方式發生效果(如物理遮蓋祛斑美白、物理方式去角質和物理方式去黑頭等)且在標簽上明確標識僅具物理作用的功效宣稱,可在研發實驗室內進行簡單測試即可; 7、僅具有保濕和護發功效的化妝品,可以通過文獻資料調研進行功效宣稱。 8、2021.5.1前注冊/備案的化妝品要在2023.5.1按法規要求提交功效宣稱依據。 9、2021.5.1~2021.12.31注冊/備案的產品需要宣稱1-20的產品需要在2022.5.1前按法規要求提交功效宣稱依據,即2022.3.1開始進行測試并通過測試。 10、2022.1.1起注冊/備案的產品應同步按法規要求提交功效宣稱依據,即2021.9.1開始進行測試并通過測試。 11、目前國家公布的測試方法有美白,防曬,防脫,保濕,其余測試方法需要和政府及相關第三方檢測機構溝通確認。 03. 首先我們看一下化妝品的成本結構,化妝品的毛利率在70%以上,但是凈利率一般在15%,實實在在的原料成本占總成本比率更低。但是對比同行業來看,毛利率高的行業,必然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能搶占市場份額,營銷費用非常高,這些快銷品最核心的部門就是營銷部門。 一個品牌的化妝品最終能否賣得好,其關鍵環節在于市場營銷是否做得成功;瘖y品所售賣的其實就是讓消費者接受該品牌所擁有的高級與時尚的那份“感覺”。但實際上,必須承認,高價與平價護膚品之間,除了原料、生產、專利技術等方面,在于包裝、廣告與營銷等方面的確會有差異,“品牌溢價”現象很難避免。 護膚品效果的好壞,不是由牌子決定的,而是受到產品的成分、配方、制作工藝,以及消費者自身皮膚情況等綜合因素影響。 雅詩蘭黛此次被罰再次告訴我們,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頁端宣傳也不能“隨意”,對于化妝品功效宣稱的問題,任何企業和品牌都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自2021年5月1日開始,藥監局的《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正式實施。以后,化妝品廠商宣稱的任何功效都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這也就意味著將來的化妝品廠家的宣傳也會逐漸趨于理性,減少夸大與虛假問題。 40萬的罰款對雅詩蘭黛來說,或許是個小數目。據雅詩蘭黛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1年3月31日),雅詩蘭黛銷售額增長16%至38.64億美元,凈利潤為4.56億美元。但雅詩蘭黛因此而損失的聲譽與消費者信服力則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這也再次說明,企業唯有知法守法,誠信經營,做好產品,才能贏得消費者,才能實現市場穩健增長。 而化妝品質量安全也一直是化妝品監管中的重中之重,且隨著2021化妝品法規大年的到來,一系列確保消費者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規章制度的相繼出臺,化妝品監管力度又上新臺階。而此次藥監局關于下半年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發布,無疑再次給行業敲響了警鐘,相關企業要守好行業底線,誠信生產與經營。 做自有品牌,是化妝品店最后的出路?械字號迎來新一輪整頓化妝品貨源怎么找抗衰C位“姐姐”蝦青素,還你青春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