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本足浴包,開啟你的“驅寒排濕按鈕”!趕走濕氣,一身輕松!
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泡腳養生賽人參”的說法。在古代,貧民買不起人參這類補品,就只能靠泡腳來養生。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古人多從事農耕,每天的工作量大,腿腳經常處于運動之中,會顯得很疲勞,也會有肌肉酸痛之類的問題。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倒一盆熱水,泡上十幾分鐘,雙腿舒服了,人也輕松許多,心情也變得愉快。 足浴的歷史有數千年,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晉代《肘后備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晉人嵇康在其《養生論》中:春天里,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加上一撮鹽,將膝蓋至足底好好泡洗,可行氣血通經脈,祛除風邪濕毒和“腳氣”。 在現代養生專家的眼里,腳的用武之地,除了走路外,最重要的還是,這玩意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啊!泡腳是養生的關鍵,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很大。 蘊含多種植物成分足浴包 ★艾草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紅花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如果血液循環不好,平時手腳容易發麻,或者下肢出現淤血,就可以用這兩種藥材一起泡腳。泡腳后,不僅能夠使血液循環問題得到改善,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在感冒期間用紅花和艾草泡腳,還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丹參 丹參是一種理血止痛的藥物,能夠改善由于淤血積聚導致的痛經或者月經不調、促進新陳代謝。還可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高危疾病的發生,有消炎、殺菌、通大便的功效。 ★老姜 老姜泡腳有增加經絡活性、提高人體免疫力、祛濕除寒的作用。如果脾胃虛弱,氣滯血瘀,可以通過老姜泡腳的方法來改善這種癥狀,補氣益血。還能改善體質虛弱、虛寒、經絡不通阻滯的情況,有祛寒發汗、溫和經絡的作用。 ★獨活 獨活主要功效是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臨床常用于治療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這個藥的特點中藥學描述它是主腎經,性善下行,指的就是說它主要作用于人體的下肢,所以常常用它來治療下肢的發涼、麻木、疼痛、抽筋等等癥狀。 什么時候泡腳最好? 泡腳在晚上9點鐘左右或者臨睡前最好,此時的腎經比較衰弱,泡腳有利于活血、補腎,對整個身體都有調節和放松的功效,還有助于幫你很快入睡。 如果你要熬夜,最好也在9點鐘泡泡腳,會大幅度緩解你熬夜后的不適,增加睡眠質量。 如果想要減肥,有條件的話,可以在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泡泡腳。舒緩經絡、放松脾胃的緊張和不適,讓你不至于晚飯暴飲暴食,還有加速全身血液循環、有助于能量轉化的作用,有助于瘦身。 泡腳水多高合適? 1、普通泡腳沒過腳踝; 2、有腿疾者沒過膝蓋為佳; 3、女性可沒過三陰交(足內踝高點上3寸,在脛骨后的凹陷處)。 泡腳按摩小妙招 1、按壓神門穴 作用:安神助眠、補心補氣。 取穴方式:揚掌屈腕,在腕橫紋與尺側肌腱凹陷的交匯處,就是神門穴。 2、手心搓腳心 作用:清心安神、交通心腎、抗疲勞、抗衰老、防止中暑。 手心:勞宮穴、少府穴。 腳心:涌泉穴。 涌泉穴取穴方式:足底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交界凹陷處。 3、女士可按三陰交 作用:調經、抗衰老、抗疲勞、美容。 取穴方式:在腳內踝上側,以自己手掌為準,高一掌位置的凹陷處。 看完小星的介紹,是不是對泡腳有了新的認識?還等什么?趕緊行動起來,抓住夏天的尾巴,把腳泡起來,趕走秋困,還你一個涼爽的秋天。 |